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1、设计条件及环境概况
1.1 设备使用地点: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架河乡内。
1.2 气温:-22.2℃~+41.2℃;
平均相对湿度:72%,设计相对湿度100%。
1.3 环境条件:封闭煤场,多煤尘环境;潮湿、环境相对湿度大、灰尘大;
防护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及元件均有防雨水、防晒、防尘、防潮、防腐蚀、防盐碱、防爆等功能。
1.4 防爆区域:22区粉尘防爆。
1.5 工作制:L4,T8,M8重型,连续工作制,每日平均不小于20小时。
1.5.1 数字化煤场管控系统,即煤场数字化管理及控制系统,设计使用寿命不少于30年,本系统要求堆取料机全自动控制系统软件、煤场信息化管理软件、全自动盘点建模软件、圆形煤场燃料安全信息系统、生产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同一个系统平台下,只允许一个系统登录入口(不能是不同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端口或者客户端登录),所有子系统界面需要风格统一,以树形菜单进行统一管理,不允许将各个子模块分别**建成一个单独系统。
1.5.2 数字化煤场管控系统平台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块化设计、组件技术等先进方法,**组建局域网,保持应用程序与数据库实体、网络配置和硬件配置与厂内已有的其他系统的**性,提供完整丰富的数据访问接口。系统实行**组网,同时与现有系统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控制网内各PC终端均可以登录系统并且实现不同权限下的操作。一体化平台采用JAVA或者C#等面向对象开发软件进行开发,供应商需要提供系统层次模型说明以及功能结构图(含数据流)。
1.5.3 所有软件和操作系统应有正版授权,系统须提供用户权限、身份确认、密码验证和数据备份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系统应预留数据接口,并与现已运行的软件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供应商负责包含原有软件系统在内的所有系统及MIS上所有接口数据的采集,并承担接口建设所需费用。数字化料场管控系统需预留模块扩展与二次开发接口。
1.5.4 对国家有关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及防爆要求,必须满足其要求。数字化煤场管控系统所有室外元器件及箱柜必须满足粉尘22区防爆要求,所有硬件品牌及型号必须经采购方审核确认。
1.5.5 数字化料场管控系统包含:煤场三维扫描盘点系统(轨道双车激光盘煤仪及软件)、圆形煤场燃料安全信息系统(红外测温有害气体监测及挡墙测温系统)、全自动堆取料无人作业系统、生产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料场管控平台等。
2、煤场三维扫描盘点系统
2.1 通过移动轨道式三维机器人测量系统采集堆型数据实现对整个料场包括附属建筑物和堆取料机三维建模。在恶劣环境下同样可通过大臂两侧安装的高频雷达微波测距的补充校正,实现全天候的煤堆三维建模并可视化。作业过程形态扫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高频雷达、控制单元、各机构编码器以及数据通讯设备等。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和微波测距技术,实时感知设备堆取料运行过程中料堆形状的变化。激光扫描仪采用进口三维动态扫描仪。
2.2 本项目采用移动轨道式三维机器人测量系统来实现煤场表面点云数据和温度数据的测量。在煤场上方吊装环形机器人运行轨道。智能三维测量机器人搭载具有激光测量、红外扫描、气体监测、视频监视功能于一体的三维动态测量,可对下方料堆进行覆盖式扫描测量,同时将测量的三维空间数据及温度数据视频数据实时自动上传至服务器,经软件系统的建模计算,建立出库存料堆体积图形、三维空间模型、料场温度分布模型等、同时出具各种存煤结构图形及存煤量报表。实现煤场整体、快速、准确、全覆盖的三维建模及盘点测温功能。
2.3 能够满足煤场精细化管控的需求,煤场每天、每时、每批次进出煤后,可及时、快速的对整个煤场进行重新建模和盘点,系统准确更新煤场储存的图形、煤量及相应存煤报表。